——临夏县农业工作调研报告
临夏县农牧局局长 张生强
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省、州、县党代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根据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新任务、新要求,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,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,以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,大胆探索全县农业发展的新路子。通过与有关乡村领导、干部群众座谈、交流,咨询农业专家、查阅资料、考察学习等方法,就如何突出特色,发挥优势,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调研。
一、农业发展现状
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工作,把农业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,抢抓历史机遇,大胆探索,全县农业得到较快发展,粮油产量稳步提升,农民收入明显增加,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。2011年,全县共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47.96万亩,粮食总产达13.48万吨,油料总产达5000吨,全县完成农业增加值4.94亿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66元。新建日光温室1200座,完成拱棚2038亩、露地蔬菜4.55万亩,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5.03万亩,年产蔬菜10万吨,产值达2.4亿元。全面落实省州县补贴地膜和农机具,共发放地膜514吨,在榆林等10个乡镇完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推广8.56万亩,全膜双垄沟玉米较半覆膜玉米亩增产133.4公斤,增产率为24.9%,共增产粮食1.13万吨。统供各类作物良种158.5万斤,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.5%以上;指导组建了临夏县先锋信智无公害蔬菜产销合作社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,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22个。全县完成双低油菜基地3.09万亩、优质豆类基地2.08万亩、粮饲兼用型玉米基地12.3万亩、脱毒洋芋基地5.2万亩、中药材基地8000亩。以坡头乡温棚韭菜、先锋拱棚草莓、新集大葱、河西雕刻葫芦和麦后复种大白菜、土桥食用菌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,规模进一步扩大,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。
二、我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
(一)自然资源优势比较明显。我县地域广阔,具有大陆性、季风性山地气候特点。年降雨量为510毫米,年均气温6.3℃,无霜期150天;境内地形分川塬灌区、高寒阴湿区、干旱半干旱区三种生态类型;土壤类型主要有垆土、红土、黄绵土、黑土4种。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,肥力基础好。境内主要河流有大夏河、槐树关河和牛津河,水利条件较好。
(二)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。2011年,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,农业生产稳步发展,农民收入不断增加。在日光温室建设中,县上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,对集中连片新建温室给予了资金补助,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,推动了日光温室建设的快速发展。
(三)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比较丰富。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有230多人,其中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有165人;干部职工中研究生1人、本科39人、大专121人、中专49人,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。
(四)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。近年来,通过加强组织领导,强化科技服务,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,狠抓了无公害蔬菜、优质蚕豆等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和以韭菜、草莓、大葱等为主的特色产业,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。
三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
主要表现在:自然条件严酷,自然灾害多而频繁,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弱;绝大部分农民文化落后,科技素质较低,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,农业新技术推广步伐缓慢;农作物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不大,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低;农业投入严重不足,投入产出率不高;交通不便,信息闭塞,物流不畅;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、龙头企业数量少、辐射带动能力不强,产业链条短;优势产业基地分布零散、规模不大、档次不高;专业化生产水平低,特色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,市场发育滞后,增值转化慢,农民收入增长困难;农民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少,中介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。
四 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、目标和重点
(一)发展思路。以省州县党代会精神为指导,坚持科学发展观,按照县上提出的“摆好三个主战场,打好三个硬仗”的总体思路,立足我县实际,发挥区位优势,突出发展特色产业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打造产品品牌,抓好品牌效应,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。
(二)奋斗目标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到2015年,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4万吨,年增1.5%,油料总产达到5200吨,年增1.4%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26元,年增13%。以北塬灌区为主,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6万亩,年产蔬菜15万吨,产值达到3亿元;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。构建一个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,结构开放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。在旱作区乡镇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,努力提高旱作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指导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,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累计达到31个。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,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。
(三)产业布局。发挥区位优势,进行科学规划,合理布局,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。以西南片山阴区为主大力发展双低杂交油菜、优质豆类生产;以中部干旱半干旱区为主,大力发展脱毒洋芋和旱作农业;以川塬灌区为主大力发展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和无公害蔬菜生产,并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,重点发展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,促进无公害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形成规模。
五、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
(一)加强干部队伍建设。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,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,提高自身综合素质。要热情接待前来办事的干部群众,坚决克服“门难进、脸难看、事难办”问题的发生,树立单位和个人的良好形象,努力造就一支纪律严明,作风过硬,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农业干部队伍,为推动我县现代农业转型跨越发展提高人才保障。
(二)加强项目建设,增强发展后劲。加强在建项目的实施与管理;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联系,通过各种渠道,加大对已上报农业项目的争取力度,积极申报并争取立项实施几个大型的农业发展项目,不断增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后劲。
(三)引进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。立足本县实际,加强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方面的联系与合作,积极引进、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,加快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的推广步伐,提高农业科技含量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率。
(四)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,提高科技服务水平。通过邀请农业专家讲课,到外地参观学习、基地培训等多种方法,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,努力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。
(五)狠抓标准化体系建设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修订和完善特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,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督管理。加强优势农产品原产地保护,加快优势农产品商标注册,形成品牌优势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加强对优势农产品深加工包装,充分挖掘增值潜力,提升产值。
(六)成立专业合作组织,提高组织化程度。县上要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,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成立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,开拓市场领域,疏通流通渠道,壮大经济规模,帮助农民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。
(七)创新服务机制,提高科技服务质量。制定优惠政策,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办、领办、帮办农产品加工企业;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承包和技术入股,实行有偿服务。业务主管部门建立长效机制,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。
(八)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,实行产业化经营。进一步加大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,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便利服务,切实增加对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扶持,帮助新建企业解决资金缺乏的问题,促进现代农业发展。
(九)强化机构设置,完善服务功能。加强对基层农技站及人员的整合,抓好区域站建设,提高综合服务功能。
(十)加强土地流转管理,促进土地合理流转。加强土地流转管理,促进农村承包土地依法合理流转,促进集约化经营。妥善处理好土地承包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,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