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夏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纵深推进“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”
时间:2012-06-13 22:41 来源:未知 作者:mobile28365365 点击:

自省州“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”实施以来,临夏县始终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总揽,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,以农村人才资源开发为核心,以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为目标,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为重点,整合培训资源,健全培训网络,创新培训方式,完善管理机制,培养了一批基层干部、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,推动了“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”顺利实施。

   (一)围绕夯基础抓党建,扎实推进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。一是扎实开展村级“两委”换届工作。通过“两推一选”和“公推直选”,选出村党支部委员1082名,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5.85岁,高中以上的403名,占37.2%;选出村党支部书记219名,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4.74岁,高中以上的127名,占58%;选出村委会委员872名,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4.5岁,高中以上的523名,占60%;选出村委会主任219名,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3.5岁,高中以上的154名,占70.3%;31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。二是狠抓乡镇换届工作。通过换届,新一届乡镇党政班子平均年龄比上届降低3.4岁,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87.9%,提高7个百分点,全县换届纪律测评知晓率、工作满意度均达到100%。三是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。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,积极开展“四百工程”、“五送于民”和“机关干部下基层、创先争优解难题”等载体活动,宣传报道先进典型724 个,表彰奖励先进集体和个人290个,有效破解了教育卫生系统党建薄弱等难题。认真开展土桥、先锋、榆林、尹集、马集等5个示范性乡镇创建工作,整合资金2.57亿元,实施项目89个。通过改善环境面貌、完善工作流程等措施,县直各单位扎实开展了规范化机关创建工作,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,工作合力更强。四是强化村级组织建设。积极推广“一定三有”、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,制定了《进一步加强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》和《“村两委”议事规则》,创建省州级党建示范点28个,整顿提升后进村班子22个,充实配备大学生“村官”31名,新发展党员488名。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。先后投资2040万元,修建乡镇政府办公大楼24个;认真实施第一、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,投资835万元,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9个;建成“五位一体”乡镇党校25个,乡镇文化站5个,为118个村配发了办公家具,为152个村配备了农家书屋。认真实施第一、二期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程,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244个,其中乡镇站点25个,村级站点219个,其中卫星模式151个,宽带模式91个,依托学校站点2个。六是扎实开展大培训年活动。继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,组织152名村干部分别参加了走出去和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培训,选派50多名科级干部参加了省州调训,举办了新任科级、新任村干部和80后科级后备干部等主题培训班,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70多期,培训党员干部群众3.6万多人(次)。

   (二)围绕抓教育提素质,扎实推进农村教育基础工程。一是纵深实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。在全县各中小学严格实行教育“三项制度”改革,健全完善任期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,有27名代课教师通过考录转为公派教师。二是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。先后投资12719.35万元,改建、新建中小学校120所,建筑面积达8.98万平方米,消除危房5.22万平方米。三是巩固提高“两基”工作成果。以迎国检为动力,先后动员失辍学少年儿童2199名,全县适龄儿童和少年入学率、巩固率分别达到100 %、98.02% 和99.94%、99.45%,于2011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。四是加大教师交流支教力度。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,从川塬区学校选派448名教师到西南贫困山区学校进行结对支教,通过“三支一扶”工程,共招录教师474名。五是狠抓教师队伍的培训。通过省州县校四级培训网络,培训教师8155多人(次)。同时,积极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学习,454名教师通过参加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取得了高一级学历;对248名农村特岗教师和405名新考录的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上岗培训。目前,小学、初中、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%、100%、88.11% 。六是严格落实“两免一补”政策。为36805名初、高中寄宿生落实生活补助费、助学金2472.19万元, 2532名中职生发放国家助学金、两后生补助费、减免学杂费共计178.85万元,3003名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1517.7万元,使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。

   (三)围绕抓卫生强服务,扎实推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。一是认真推行乡镇卫生院“五制”改革。通过竞聘上岗,新聘任25名乡镇卫生院长和58名副院长。乡镇卫生院全员实行聘用制、岗位目标责任制、绩效工资制和医务人员资格准入制,交流医务人员38名,待岗处理2名。二是狠抓基层基础医疗设施建设。投资1590万元,建成乡镇卫生院26所,建筑面积2.1万平方米;投资216万元,建成村卫生所(室)43个,建筑面积2580平方米。三是狠抓农村卫生人员的在职学历教育和培训。目前,全县基层医疗单位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43人,有620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大学专科学历教育,已有580人通过参加各种自学考试取得高一级学历;先后选派专业人员参加省、州组织的短期培训68人次,到省、州医院进修53人;外出参加社区全科医学培训2期19人,县级强化免疫专项培训2期380人 。四是继续实施“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”。目前省州下派支农队员28名,医疗卫生单位抽调业务人员70名开展为期1—2年的对口支援乡村医疗卫生业务帮扶工作。五是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工作。目前,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4.8万人,参合率为98.9%,为3.2名患者报销住院医药费5700多万元、门诊费用1370多万元。

   (四)围绕抓培育促开发,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智力援助工程。一是扎实推进科普创建工作。目前,已创建省科普示范乡镇1个,州科普示范村6个。二是千方百计充实和壮大科技人才工作队伍。先后共培育各类科技人才4298名, 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农业技术人才13人,农业一线技术人才452人。三是积极组织开展“三下乡”、“科普之春(冬)”、“科技活动周”等活动。共开展科普宣传112场(次),举行科普报告会10场(次)。四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。目前,全县现有科技特派员103名(其中州上选派13名,县上选派90名),先后选派236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。五是全面推进院地院企科技合作。引导和支持五山池黄酒公司与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合作,聘请专家4名,研制开发了保健黄酒;莲花湖食品公司与甘农大食科院及州农科所合作,聘请专家顾问15名,就清真食品研发进行长期合作;小康村饲料公司与兰州大学合作,共同研制开发饲料产品;县医院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网络会诊系统,进行学术交流和诊疗合作。

  (五)围绕抓培训促增收,扎实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及劳动力培训工程。始终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及劳动力培训工程作为发展产业、夯实农业基础的主要措施来抓,建成培训基地6个,建立劳务工作联络站6个,劳务基地达到169个,举办各类培训班3500多期,培训8.5万人(次)。其中培训生猪、奶牛规模化养殖人员8500名、蔬菜栽培技术人员 5800名、农村能源沼气工482名、农村党员干部3.5万名、砖雕艺人250名。加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,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,全县各类城乡劳动力223725人,其中剩余劳动力123619人。进一步加大劳动力输转力度,年培训农民工3.69万人(次),输转劳动力9.8万人(其中输转“两后生“450多人),创收7.4亿元。

  (六)围绕大繁荣大发展,扎实推进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。一是文化站(室)及农家书屋建设进展顺利。全县现有文化站22个,建成农家书屋219个。二是农村文化人才培训扎实推进。共举办培训班4期,参训人数315人(次)。三是“村村通”工程培训进展良好。先后培训技术人员450人(次)、电影放映员90人(次)。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。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,开发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,制定了《临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年保护规划》,2006年,临夏砖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2010年,《马五哥与尕豆妹》、《金氏接骨术》列入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认真实施文化产业项目,砖雕产业初具规模,葫芦雕刻、布鞋加工、民间刺绣等产业初见成效。五是积极开展百万农民健身活动。制作《全民健身条例》1500套,发放体育健身宣传资料12万份,组织各类竞赛活动258场(次),参赛人数7.48万人(次)。

  (七)围绕保稳定促和谐,扎实推进农村政法人才队伍建设工程。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、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作为农村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注重人民调解,注重政法基层基础设施建设,注重社会创新管理,注重选拔政法人才使用,先后从乡镇和县直部门公开选拔了50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司法所长和综治办专职副主任。注重政法人才培训,坚持集中轮训和重点培训相结合,共举办由组织政法干警、综治和维稳干部、司法所长、司法助理员、法律服务人员参加的培训班25期,受训人数1200多人(次)。其中,县公安局先后选送了30多人到政法学校进修培训;县法院先后选派50多人基层法庭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参加法官资格培训,在外挂职培训3人;检察院50多人参加省州业务培训,22人参加高校进修学习,5人到外地挂职培训。

  (八)围绕“两个共同”主题,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工程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的方针,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,共举办维稳工作培训、宗教事务管理培训班13期,培训人数达1200多人(次)。带领少数民族村干部到东部发达地区参加走出去培训9批次,参训人员达500多人(次)。

关闭窗口